发布时间: 2025-03-12 10:44:22
慢性肠炎患者急性发作期不宜喝牛奶,缓解期可少量尝试低乳糖奶制品。
牛奶中的乳糖和酪蛋白可能刺激炎症肠道。乳糖不耐受患者因缺乏乳糖酶,未分解的乳糖进入结肠发酵产气,易引发腹胀、腹泻加重。全脂牛奶的高脂肪含量会延缓胃排空,刺激肠黏膜分泌黏液。急性期肠道黏膜修复能力弱,饮用牛奶可能诱发腹痛、肠鸣等不适症状,建议选择无乳糖的米浆或杏仁奶替代。
症状稳定期可从每日50毫升舒化奶开始尝试,观察排便无异常后逐步增量。优先选择低温巴氏杀菌的鲜奶,避免高温灭菌奶的变性蛋白加重消化负担。酸奶中的乳糖已被部分分解,且含益生菌,但需选择无添加糖的原味品种。饮用时加热至40℃左右,分次小口饮用,避免空腹饮用刺激肠道。合并肠易激综合征者需完全规避牛奶及制品。
发布于:2025-03-12 10: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