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骨骼的构成元素
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新生儿体内含钙总量约为28~30g,经生长发育过程的积累,成年时体内钙含量达1000~1200g,相当于体重的1.5~2.0%。人在30岁前后骨密度达到最大值(骨峰值)。
人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钙使骨骼结构坚固,人在幼年期骨骼生长时钙不可或缺,随着年龄增长,人到老年时,由于钙的吸收能力下降,充足的钙对于维持骨骼的健康亦同样重要,因此,钙对儿童和老年人尤其重要。其余1%的钙存在于神经、肌肉和血液中。在镁的协同作用下,钙可使神经和肌肉降低兴奋性。钙元素还有辅助维护人体酸碱平衡和助凝血的作用。
钙的摄入
奶和奶制品是钙的重要来源,但从蔬菜、豆类、坚果、粗粮和水中获取钙和镁同样重要,我们的祖先可能就是靠这些食物来摄取钙的。谷物、肉类和禽类则含钙不多。另外,膳食中补充骨粉或蛋壳粉可以改善钙的营养状况。
钙的吸收
钙的利用能力不只取决于钙的摄入,还取决于钙的吸收。虽然钙的吸收量与食品本身有关,但一般均为20%~30%。充足的维生素D摄入和适当的负重运动可促进人体中钙的平衡,而维生素D缺乏、接触铅、饮酒、喝咖啡或浓茶以及胃酸缺乏,对钙平衡均有不利影响。最近在谷类植物中发现的植酸盐,可以阻碍钙的吸收。饮食中含过量的磷或脂肪,也可以阻碍钙的吸收。摄入过量蛋白质可导致骨钙的流失。
缺钙的症状
缺钙可引起肌肉抽筋、颤抖或痉挛、失眠、神经紧张、关节痛、骨关节炎、龋齿及高血压。严重的钙缺乏可导致骨质疏松症。不过骨质疏松症似乎与蛋自质及激素过度失衡有更密切的联系。
钙缺乏症是较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的病变,即缺乏钙时儿童时期出现骨钙化不良,骨骼变形,发生佝偻病;成年人出现骨质软化和骨质疏松,使骨脆性和骨折危险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