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词《眼病二首》中写道:“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诗词准确描绘了糖尿病所造成的眼疾症状。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变大都来势凶猛,往往以不同的形式同时侵害糖尿病患者的双眼。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被称为糖尿病致盲的“三大杀手”。但无论怎样的眼疾,只要症状、检查两手抓,并发眼疾依旧无处遁形。
眼底病变不可忽视的三个问题
去年6月眼病防治机构为中国过亿糖尿病患者建立眼部疾病档案,并发现全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其中病程超过30年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眼底病变的几率高达95%。近年来,糖尿病所引起的眼底病变如此备受关注,是因为它不可忽视的三个问题——隐匿、严重并发症及患病率高。
据了解,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居多,当他们的眼睛有一些轻微改变时,常误认为是一种正常的衰退。其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数是由视网膜中周部开始的。此时,黄斑部并未发生病变,因而对视力没有明显影响,患者也察觉不到任何明显症状。
白居易的《眼病二首》中以“散乱空中千片雪”形象地描绘了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的症状。当视物出现“千片雪”,说明糖尿病患者眼部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周细胞坏死,导致视网膜小血管破裂。随后血液大量进入玻璃体腔,就出现了视觉上像雪花一样的漂浮物。
眼底部位一旦出现了病变,必须尽早治疗。因为诊治过晚是糖尿病致盲的主要原因。应对眼底病变,早期可以选择吃降血糖药这样的保守方法;视网膜病变发展至中期,可采用激光治疗;而一旦视网膜出现严重病变,就要使用微创玻璃体切割技术,清除浑浊玻璃体,恢复屈光间质透明性。多数患者术后可显著提高或稳定视力,同时避免眼底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必须每半年一次进行眼底检查,实时监测眼底的情况,才能将一切眼底病变都扼制在萌芽状态。
糖尿病也会为双眼蒙上薄纱
比较为人们所熟悉的是老年性白内障,但大部分人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却一无所知。糖尿病性白内障常发生在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多为双眼发病,且发展迅速。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性白内障可在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完全混浊。较老年性白内障,其病情发展周期减短,患者视物不清、视力下降后不久,就有出现仅剩光感或失明。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想要在晶状体完全浑浊前除去浑浊晶体,关注视物变化尤为重要。就像诗词中写的“蒙笼物上一重纱”,糖尿病患者如果视物朦胧,总感觉有薄纱遮挡,就要当心白内障会迅速侵占视力。
对于多数II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白内障朦胧的视野不仅会让他们行动不便,日常的打针吃药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浑浊晶状体不仅遮挡了外来的光源,还会阻碍医生对眼底的观察。据了解,目前专业医院提供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都能帮助患者摘除浑浊晶体,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患者术后即可恢复清晰无雾视野,也利于实时眼底检查。
糖尿病或“携手”青光眼摧毁光明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患者,最初眼压正常,仅在虹膜及房角出现细小新生血管时,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通过光凝技术破坏视网膜,增加视网膜血管灌注,从而中断了新生血管产生的根源。全视网膜光凝后,部分新生血管就会逐渐萎缩。
如果患者视力尚好,屈光间质清,可使用药物控制眼压。药物不能控制眼压者,可选用巩膜瓣下引流管植入术、滤过手术、睫状体冷冻术来解除高眼压。
患者房角关闭因导致的高眼压,可达到60mmHg。此类患者应当马上试用药物控制住眼压,有条件时行全视网膜及房角光凝。如不及时治疗,患病晚期病人不仅疼痛严重,还可导致角膜大泡、溃疡,严重的甚至不得不选择眼球摘除。
针对糖尿病高发眼病须牢记:控制血糖为主,定期眼检查为辅,积极手术相助。
致力于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进行眼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症的诊治,掌握眼科多种特殊检查技术,擅长眼底疾病、眼外伤及青光眼的诊治,特别是对眼底疾病及其相关的激光治疗有较深入地研究。承担科研课题两项,并作为主研人员参加厅局级课题两项,院级课题两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