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眩晕的发生,有气血不足或痰浊上扰,所以有“气不足,目之为眩”,眩晕生于血虚也和“无痰不作眩”的说法。根据中医对眩晕虚和痰的不同认识,高血压病的中医食养要掌握以下三个方面:
1.食宜清淡
中医认为膏梁厚味,滋生痰浊,对高血压病不利。食宜清淡有两个方面:一是油腻食物,二是盐量过大。现代解释:油腻食物就是富含胆固醇的食物,特别是蛋黄、动物内脏、墨斗鱼、鲍鱼、无鳞海鱼、虾、蟹黄、鱼子等类食物,饱和脂肪含量很高,这是有害的脂肪酸,它是造成动脉硬化的罪魁祸首,而且可以促使血栓形成。食盐所含的钠盐,会导致收缩血管而升高血压。每天食盐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3~4克为宜。减盐的关键在于:不食咸制食物、咸菜、方便食品,尽量少吃酱汤,少用酱油,少吃面食,不喝面汤(一碗汤面含盐5克)。在炒菜时不要早放食盐,待菜熟时撒点食盐,既可减少盐量,又可增加咸味。另外还可用各种调味品增加食味,比如咖哩粉、胡椒、醋。
在用油量上,不是一概拒油。要控制动物性的“荤油”,适当食用植物性的“素油”,因为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这是有益的脂肪酸,它能减少胆固醇在肠道内的吸收,并加速胆固醇的排泄。“素油”中最好的是玉米油、大豆油、橄榄油、香油。
2.食宜适量
食量过多过大,可使体内脂肪堆积,身体发胖,体重培加,为了满足供血要求,就会升高血压。脂肪还会存在各个器官,常常会减弱心脏的收缩能力。脂肪过多,体内胆同醇含量也多,容易沉积到血管壁上,促使动脉硬化。有人做过研究,体重每增加12.5公斤,收缩压就会上升10毫米汞柱,舒张压就会上升7毫米汞柱。为了控制肥胖对高血压病的危害,必须控制食量,特别是主食量,而且不能晚餐过饱和使用宵夜,因为夜间活动减少,过饱和宵夜都会增加脂肪堆积。
日常能降脂肪的食物有:大豆、大蒜、洋葱、海带、山楂、玉米、苹果、黑木耳、牛奶、鱼肉、菊花、茶叶、荷叶等。
3.食宜均衡
均衡膳食是控制高血压病必备的辅助措施。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20%。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大豆、花生、蛋清、鱼肉、鸡肉(要去皮:皮的胆因醇很高)。瘦猪肉、牛肉、兔肉、鸭肉、鹌鹑蛋、海参、淡菜、蚕蛹,特别是海参和蚕蛹蛋白高,脂肪低,又能降脂、降压,延缓衰老。
脂肪应占25%,主要从植物素油中获取。碳水化合物(糖类为主)应占55%,以糖来获取碳水化合物的办法不可取。因为糖也能转化为脂肪。应当从淀粉中获取,可选红薯、玉米、燕麦、小米等各种粗粮。
早中晚三餐的热量分配也要均衡。一般早餐占30%~40%,午餐占40%~50%,晚列占20%~30%。有人不吃早餐,这种习惯不好。有人为了减肥,不吃主食。这些做法,都会使均衡失调,对防治高血压病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