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维生素-维生素K

发布时间:2015-01-09 16:40:06 阅读(455)

1929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生物化学家达姆教授观察到,一些实验饲料使鸡产生致死性出血。达姆用了几年时间才弄清,鸡的这种出血病证是因为这些实验饲料里缺乏一种因子。后来他从紫苜蓿中提取出这种脂溶性的因子—维生素K,K就是丹麦话“凝固”一词的第一个字母。只要在鸡饲料里加上含维生素K的食料,鸡的出血病就可治愈。1937年,美国弗吉尼亚文特尔和兰瑟医生对219名初生婴儿作凝血试验,发现其中有10%的婴儿患出血症,而早产的婴儿比例更高。接着他们对婴儿的血液作生物化学分析,发现婴儿的血液中含凝血酶原平均量只有成年人的21%,早产婴儿的含量更少。凝血酶原是血液凝固的催化剂,一旦缺乏,血液就不易凝固而婴儿流血不止.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因为婴儿缺乏维生素K。

维生素K在人体其他组织中也有同样的作用,它可以促进肝脏4种凝血蛋白质的合成。这些凝血酶原等因子在人体某处组织出血时,可以参与凝血酶的形成,使血液尽快凝固,这样血流就止住了。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K,就会引起凝血酶原减少,血凝时间延长甚至无法凝血。这就是维生素K与血液凝固的关系,正因为如此,维生素K又被称作“凝血维生素”。


欢迎转载分享本文链接:https://www.ilife.cn/zhuanti/vitamin/116748.html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城热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