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3-14 18:58:54
慢性肠炎可能引发便血,但并非必然症状。
慢性肠炎便血通常与肠道黏膜损伤程度相关。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炎症性疾病在急性发作期,炎症细胞浸润会导致肠壁血管破裂,血液混合黏液形成黏液血便。出血量较少时表现为粪便隐血阳性,肉眼可见的鲜血多出现在直肠或乙状结肠病变。
需警惕非炎症性病因导致的便血,如肠癌、肠息肉或血管畸形。慢性肠炎患者若出现持续暗红色血便、血块或柏油样黑便,可能提示出血部位较高或出血量较大。建议结合肠镜与粪便钙卫蛋白检测鉴别病因。治疗方面,轻症可通过美沙拉嗪等抗炎药物控制,严重黏膜糜烂需联合局部止血药物或生物制剂干预。
发布于:2025-03-14 18: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