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4-08 10:12:38
肠炎确实可能出现便血现象。
肠炎引起的便血多与肠道黏膜损伤程度相关。急性感染性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炎症因子持续刺激会导致黏膜充血、糜烂,此时血液可能直接附着于粪便表面形成鲜红色血便。慢性肠炎患者若发生肠黏膜溃疡或血管破裂,可能排出暗红色或柏油样便,血液与粪便混合程度更高。放射性肠炎等特殊类型因肠壁纤维化易反复出血,便血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
便血常伴随其他特征性症状。轻度出血时可能仅表现为粪便隐血阳性,重度出血则可见明显血块或黏液脓血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出现血便与腹泻交替,血液多混有肠黏膜分泌物;克罗恩病则以反复腹痛伴间歇性便血为特点。出血期间需避免粗糙食物刺激肠道,优先选择低纤维饮食,并及时通过结肠镜评估黏膜损伤范围。
发布于:2025-04-08 1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