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作为一种重要的抗血小板药物,在预防血栓性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尽管氯吡格雷疗效显著,但长期使用也可能伴随一定风险,有说法称其存在六大潜在害处,这具体指哪些?了解这些问题,对于患者安全用药至关重要。
氯吡格雷的6大害处
1、出血风险增加
氯吡格雷是抗血小板聚集药,能防血栓,可它抑制了血小板活化与聚集,让凝血功能受抑。患者用药时,轻微碰撞、划伤就可能出血不止,鼻出血、牙龈出血很常见,止血费劲。特别是胃肠道,黏膜血管多,药物作用下,一旦破损,极易引发消化道大出血,出现呕血、黑便,情况危急,得紧急送医。
2、过敏反应
有些患者对氯吡格雷过敏,服药后免疫系统“警报”拉响,把药当有害物质。一开始,皮肤会瘙痒、起皮疹,四肢、躯干上都是,又难看又难受。要是过敏加重,呼吸道也受连累,咳嗽、气喘,甚至呼吸困难,因为黏膜肿了、分泌物多了,气道堵了,不赶紧停药、抗过敏,就有窒息风险。
3、肝肾功能损伤
药物进人体后,肝脏代谢、肾脏排泄。氯吡格雷长期或大量用,肝脏负担重,肝细胞受损,转氨酶升高,解毒、合成功能受影响。代谢物经肾脏排时,肾小管等结构受伤,血肌酐上升、蛋白尿出现,久了会发展成慢性肝肾疾病,机体代谢废物排不出,内环境乱套。
4、血液系统异常
一直用氯吡格雷,血液系统稳态被打破。它不光抑制血小板,还可能影响白细胞、红细胞生成。白细胞少了,抗感染能力差,人容易累、爱生病,病了也好得慢;红细胞不足,贫血症状就来,脸色白、头晕乏力,器官供氧不足,生活、工作都受拖累。
5、胃肠道不适
这药对胃肠道刺激大,患者服药后常恶心、呕吐、没胃口,它刺激胃黏膜,打乱胃部蠕动和消化液分泌,食物消化吸收不了。长期用药,胃炎、胃溃疡可能找上门,胃黏膜屏障垮了,胃酸侵蚀厉害,空腹或吃刺激性食物时,胃痛得厉害,日子过得糟心。
6、药物相互作用隐患
氯吡格雷和别的药联用隐患多。跟奥美拉唑这类质子泵抑制剂一起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时,会干扰氯吡格雷在体内起效,药效打折,血栓预防可能失败;和华法林等抗凝药联用,出血风险飙升,小伤口都可能引发大出血,两种药叠加抑制凝血,患者安全受大威胁。
氯吡格雷对防治心血管病、预防血栓意义重大,但这 6 大害处千万得留意。医生开药要评估患者情况、用药史;患者用药时得关注自身反应,有异常马上找医生,权衡利弊调整方案,保障健康、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