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5-12-07 10:18:58 阅读(449)

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被认为是反映心室复极离散程度,即心肌电不稳定性的简单无创指标。既往对QT间期延长会增加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等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对QTd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QTd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QTd的临床意义。

资料和方法 选择86例冠心病患者全部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男性71例,女性15例,年龄33~70(54.4±8.8)岁。其中心绞痛组25 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组61例。对照组正常健康者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30~70(52.3±7.4)岁。QTd测量采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记录,选择①波形清楚,剔除T波不清楚或TU分界不明显的导联,每例可测导联不少于9个;②均为窦性心律无传导阻滞;③除外服用过影响心肌复极的药物及家族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者;④测量方法:QT间期起点为QRS起点,终点为T波下降支与等电位线交点。每个导联连续测量3个心动周期的QT间期,取其平均值,以不同导联最长QT间期(QTmax)与最短QT间期(QTmin)的差值即为QTd。QTd检测后1周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或其大分支血管管腔直径狭窄≥50%为病变血管。所有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做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冠心病心绞痛组QTd(66.48±22.36);陈旧性心肌梗死组QTd(69.17±12.54);正常对照组 QTd(22.20±6.22)。冠心病2组QT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组QTd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单支 QTd(52.13±9.12);双支QTd(99.86±11.42);3支QTd(79.01±12.43)。病变支数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病变部位的QTd:下壁(69.08±12.41);前壁(68.74±12.58);前间壁 (70.18±13.73);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讨论 本组结果显示,冠心病组QT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QTd测定值随着冠状动脉受累的支数增加而增加,QTd与心肌梗死部位无关。说明QTd 可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据文献报道QTd延长与中度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有线性相关,是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指标,QTd作为无创性的检查已逐渐应用于心血管病的监测,冠心病QTd增加的重要机制是心肌缺血导致心室肌复极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QTd较传统QT间期更能反映心肌复极的时间差异。新近的研究表明,心室肌中层M细胞单相动作电位延长和心室肌内膜、外膜及中层M细胞之间不应期的不一致,最终导致QTd增大。Zabel等用动物实验证明,体表心电图QTd与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时间离散度显著相关(r<0.6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使节段性复极差异加大,临床上缺少有效的检测项目来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中QTd已确立一定的临床地位。本组结果提示QTd作为一种辅助性的诊断指标,可用于胸闷、胸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率。


欢迎转载分享本文链接:https://www.ilife.cn/zhuanti/coronary_heart_disease/219883.html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城热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