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糖尿病诊断有误区吗?

发布时间:2015-09-09 15:15:57 阅读(443)

糖尿病(Diabetes)是由各种致病因子如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以碳水化合物食品为主要食物的中国人,现在糖尿病的发病率是白人的2倍。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糖尿病的发病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如今,每天都有大约16000人成为糖尿病患者,有约3000人死于由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中国人糖尿病前期转化成糖尿病的危险居世界前列,高达10%,是世界平均值5%的2倍,且发病年龄有日益年轻的趋势。

通常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糖尿病”是一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堆积过多的疾病,所以有人称它为“沉默的杀手”(Silent Killer)。

一旦患上糖尿病,人体的很多问题随其而至,它会引起免疫功能减弱,从而容易引发各种感染性疾病。糖尿病的并发症更是令人堪忧,在诸多并发症中,出现率最高的是视网膜症、肾病和神经障碍,被称为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

就是这样一个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疾病,遗憾的是,目前在诊断治疗糖尿病方面,存在着很多误区。今天就和大家谈谈都有哪些误区?

第一个诊断误区。上面提到糖尿病的分型,实际上这个分型是欧美国家的学者分的,也就是说是按照西方人的体质、发病情况分的,这种分型是否完全适合中国人的情况,目前这个问题仍在争论中。因此我们中国人不应该完全套用的。

一般而言,1型糖尿病的患者多为儿童,而2型则大部分为成年人患病。但是,早前有人报道了一例70多岁的1型糖尿病,随后各种含糊不清的报告病例和有争议的病例报道逐年增多。这就使我们对糖尿病的分型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之所以给大家讲糖尿病的分型,是要告诉大家糖尿病在真正的学术背景里面,它的分型还存在一定的争论。换句话说,糖尿病患者其实并不非要需要知道自己患的是1型还是2型,直接找医生看病就可以了。

第二个诊断误区。有些糖尿病患者存在这样的疑问:“我根本没有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我也不瘦,怎么可能是糖尿病呢?是不是诊断错了呀?

“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这些症状,在中医里面分别称为上消、中消、下消。有的患者患的是上消,有的是中消,中医术语称之为消谷善饥,也就是我们说的吃的多。很多年以前我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并不清楚,对糖尿病的各种症状积累的经验不足,等到发现有上消、中消、下消症状,也就是口渴爱喝水,或是吃的多或尿的多的时候再诊断为糖尿病,已经耽误了早期诊断的宝贵时间。

现在的临床医生很早就警觉这件事,到底是不是患糖尿病?验个尿,验个血,一看便知。如果空腹血糖检测正常,可以再查餐后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进一步确诊。这样一来医生就能尽早发现患者是否已经罹患糖尿病,不必等那些三多一少的症状都表现出来就可以及早确诊。

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一定有症状表现,事实上,现今找到一个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的初诊糖尿病患者已经很困难了。这是时代的进步,科学的进步。所以不要怀疑,更不要认为是医生胡闹。医生让患者检测血糖是为患者好,特别是糖尿病科、代谢病科和内分泌科的医生对这点警惕性很高,这是关于诊断的又一个问题。

第三个诊断误区,糖尿病患者应该注重餐后血糖的检测。如果患者是老病号,糖尿病诊断毋庸置疑,那就无需多言。但对于大多数早期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往往是正常的。我们应该把餐后血糖作为常规检测,这是因为早期糖尿病一开始的表现是糖耐量异常。

什么是糖耐量?通俗地说就是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如果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小时血糖介于7.8至11.1毫摩/升,表明机体糖耐量能力减低,也就是说身体对糖的吸收和利用比正常人差了。糖耐量减低无明显不适感,但切不可掉以轻心。

糖耐量减低者虽然还不能被扣上糖尿病的帽子,但往往意味着胰岛功能已经受损,他们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出100倍,被称为糖尿病的“后备军”。这部分后备军最后将出现三种结果:一种是正式加入糖尿病人的行列;另一种是维持现有状态不变;还有一种是通过积极治疗或饮食运动调理恢复正常。

对于中老年人检查餐后的血糖比空腹血糖更有意义,是因为每个人每天生活的24个小时里,大部分时间是处于餐后的状态,空腹饿肚子的时间很短。饥饿时间短身体能承受,不给进食饿的时间长了还可能导致低血糖,所以检测餐后血糖更有意义。这样医生不仅能够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给予及时的调整,也能够及时发现早期的糖尿病,甚至能够彻底阻止早期糖尿病发展成实质的糖尿病。

另一种有效筛查的方法是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一般的血糖检测只是看看当天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是说明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所以更有临床指导意义。

第四个诊断误区,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误区,即诊断要准确,首先搞清楚是否属于继发性糖尿病。

尽管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属于2型,但其中也不乏有一部分是继发性糖尿病。一些常见病如代谢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不仅有血糖高,还有腹型肥胖、血压高、血脂高、血尿酸高等等。有时候一旦诊断为糖尿病,治疗上就能只针对血糖高进行单一治疗,而容易忽略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治疗。

又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其典型临床表现有饮食多、大便多、消瘦、乏力、心慌、怕热、多汗、高血压、高血糖、突眼、月经紊乱、烦燥,易怒等等。但是现在临床上很少见到这样经典的甲亢患者,有的甲亢患者可能仅仅表现为房颤,有的则仅表现为血糖升高。

还有的患者体型肥胖,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有的由于垂体的原因,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也会出现血糖高。

总而言之,血糖高不一定都是2型糖尿病,不能只依靠服用降糖药、注射胰岛素,一定要明确有无继发因素,不要贻误病情!


欢迎转载分享本文链接:https://www.ilife.cn/zhuanti/diabetes/174045.html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城热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