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AFP)
AFP是在胎儿期主要由卵黄囊和胎肝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分子量平均为70kD,含糖量4%,根据其与凝集素的亲和力高低可以区分不同的AFP糖型,至少有三种异质体(AFP-L1、AFP-L2、AFP-L3)。孕期4周后即可在胎儿血清中检测到,出生后AFP合成很快受抑制,其含量降至50ug/L,周岁末婴儿的血清AFP浓度接近成人水平,一般健康成人血清AFP浓度低于10ug/L。目前,中国、日本、非洲和美国等用AFP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肝癌普查,建议血清AFP参考值上限为20ug/L。
AFP测定可用于:①对高位人群进行肝癌筛查,尤其是对乙型肝炎性或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须每6个月随访AFP水平和腹部超声;AFP>20ug/L且持续增加者,即使腹部超声检查阴性,也须进一步检查。②连续多次测定AFP有助于肝癌的诊断。③肝癌的预后评估,AFP浓度升高提示预后不良。血清AFP-L3与癌细胞的门静脉侵犯及患者预后相关,且与提示肝癌不良预后的组织学特征的相关性较AFP更强,有可能成为比AFP更好的预后标志物。
α-L-岩藻糖苷酶(AFU)
AFU可作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标志物,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在AFP阴性的肝癌病例中,70%~85%出现AFU阳性,且肿瘤直径<3cm的小肝癌患者血清AFU阳性率高于AFP。联合测定可使肝癌阳性检出率从AFP的70%升至90%~94%。故AFU活性检测可协助AFP对肝癌进行早期诊断,但无助于鉴别诊断。
去饱和-γ-羧基-凝血酶原(DCP)
去饱和-γ-羧基-凝血酶原又称为PIVKAⅡ,是于1984年由Liebman等从肝癌患者检出的一种缺乏凝血活性的异常凝血酶原,可由维生素K缺失或拮抗剂Ⅱ诱导产生。目前主要应用于日本、美国等国家。临界值为84U/L,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85%。
DCP与肿瘤的大小、分级相关,可用于患者的预后判断,其鉴别肝硬化和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AFP[敏感性90%vs77%,特异性91%vs71%,阳性预测值85%vs81%,阴性预测值90%vs74%,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0.921vs0.815],联合AFP能明显提高肝癌患者诊断的敏感性。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即MER7,是一类细胞表面糖蛋白,在正常人群中和肝炎患者的肝细胞中不表达,可见于75%的肝癌患者的肝脏组织标本中,但某些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也可见GPC-3水平升高。以2.0ng/ml为临界值时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1%和90%,与AFP联合检测应用敏感性可达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