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又称氰钴胺素(cyanocobalamin),是一组含钴的类咕啉化合物。氰钴胺素的化学全名为α-5,6二甲基苯并咪唑-氰钴酰胺,如分子式中的氰基(CN)由其他基团代替,成为不同类型的钴胺素(cobalamin)。
一、理化性质
维生素B12为红色结晶,可溶于水,在pH4.5~5.0的弱酸条件下最稳定,在强酸(pH<2)或碱性溶液中则分解,遇热可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快速高温消毒损失较小。遇强光或紫外线易被破坏。
二、生理功能与缺乏
(一)生理功能
维生素B12在体内以两种辅酶形式即甲基B12和辅酶B12(腺苷基钴胺素)发挥生理作用,参与体内生化反应。
1.作为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转变为蛋氨酸。甲基B12作为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从5-甲基四氢叶酸获得甲基后转而供给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并在蛋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合成蛋氨酸。
维生素B12的缺乏可致同型半胱氨酸增加,而同型半胱氨酸过高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2.作为甲基丙二酰辅酶A异构酶的辅酶参与甲基丙二酸.-琥珀酸的异构化反应。
(二)缺乏
膳食维生素B12缺乏较少见,多数缺乏症是由于吸收不良引起。膳食缺乏见于素食者,由于不吃肉食而可发生维生素B12缺乏。老年人和胃切除患者胃酸过少可引起维生素B12的吸收不良。
维生素B12缺乏的表现:①巨幼红细胞贫血;②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三、吸收与代谢
食物中的维生素B12与蛋白质相结合,进入人体消化道内,在胃酸、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的作用下,维生素B12被释放,并与胃粘膜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内因子(IF)结合。维生素B12-IF复合物对胃蛋白酶较稳定,进入肠道后由于回肠具有维生素B12-IF受体而在回肠部被吸收。有游离钙及碳酸氢盐存在时,有利于维生素B12的吸收。未与IF结合的由粪便排出。每日能与IF结合并被回肠部维生素B12-IF 受体吸收的最大膳食摄入量约5μg/d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进入血液循环后,与血浆蛋白结合成为维生素B12运输蛋白,包括转钴胺素I、Ⅱ、Ⅲ(TcⅠ、Ⅱ、Ⅲ)。TcⅡ与维生素B12结合后,主要运输至细胞表面具有TcⅡ-维生素B12特异性受体的组织,如肝、肾、骨髓、红细胞、胎盘等。血清中除含有维生素B12外,还含有类咕啉及钴胺酰胺等维生素B12类似物,可与TcⅠ 及TcⅡ结合,运送至肝脏经分解后从胆汁排出。
体内维生素B12的贮存量很少,约2~3mg,主要贮存于肝脏。每日丢失量大约为贮存量的0.1%,平均丢失量为1.2~2.55μg,主要从尿排出,部分从胆汁排出。
维生素B12的肝肠循环对其重复利用和体内稳定十分重要,由肝脏通过胆汁排人小肠的维生素B12正常情况下约有一半可被重吸收,约0.6~6μg/d,因此,即使膳食不含维生素B12体内的贮存亦可满足大约6 年的需要而不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症状。
四、过量危害与毒性
据报道每日口服达100μg维生素B12未见明显反应。NOAEL 为3000μg,LOAEL 尚未确定。
五、营养状况评价
(一)血清全转钴胺素Ⅱ(holo TcⅡ)
是反映维生素B12负平衡的早期指标。TcⅡ是一种把维生素B12释放到所有DNA合细胞的循环蛋白质,约含血清维生素B12的20%,在血清中半衰期仅6分钟,因此在生素B12的肠道吸收停止后1周内即可降到正常水平以下。一般以血清全转钴胺素Ⅱ29.6pmol/L(40pg/m1)定为维生素B12负平衡。
(二)血清全结合咕啉(B12结合咕啉)
结合咕啉是循环中维生素B12的储存蛋白质,约含血清维生素B12的80%。血清全合咕啉与肝脏维生素B12的储存相平衡,110pmol/L(150pg/m1)表示肝脏维生素B12储存缺乏,反映维生素B12缺乏进入第二期。
(三)脱氧尿嘧啶抑制试验
用于维生素B12缺乏第三期的生化改变评价。当骨髓细胞或淋巴细胞的DNA合成降时该试验出现异常。
(四)血清维生素B12浓度
<1.1pmol/L 为维生素B12缺乏。
(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甲基丙二酸
当维生素B12缺乏时两者含量增高。
六、需要量与膳食参考摄入量
(一)需要量
维持成人正常功能的可吸收的维生素B12最低需要量为0.lμg/d。
(二)适宜摄入量(AI)
FAO/WHO推荐正常成人摄入维生素B12为1μg/d。我国目前提出维生素B12的AI值,其中成年人为2.4μg/d。
七、食物来源
膳食中的维生素B12来源于动物性食品,主要食物来源为肉类、动物内脏、鱼、禽、贝壳类及蛋类。乳及乳制品中含量较少。植物性食品基本不含维生素B12。